內地資金創紀錄流入港股ETF,AI與生物科技板塊吸金顯著
近期,內地投資者對香港股票的追蹤興趣激增,特別是在人工智能和生物技術等熱門領域。據彭博統計,今年至今,內地上市的港股ETF資金流入已超過260億美元,自6月以來購買熱情持續高漲。內地散戶投資者被香港股市的出色表現、便利性以及衆多新產品所吸引。
里昂證券中國策略研究分析師Shihao Li指出,許多年輕中國內地投資者通過支付寶等應用程序購買ETF,無需開設證券賬戶,這對他們實現財富管理目標而言要容易得多。
恒生指數今年已上漲30%,漲幅超過滬深300指數的兩倍。主要推動力包括來自人工智能領軍企業如阿里巴巴(09988)等科技公司的股票,以及智能手機和電動汽車製造商小米(01810)等股票。
年輕消費者主義浪潮與製藥業重要性
一股日益高漲的年輕消費者主義浪潮使得泡泡馬特(09992)的股票價格增長了三倍,該公司的表現是恒生指數中最好的。排名前十的其他公司中,有幾家突顯了中國在製藥業領域的日益重要地位。
個人投資者傾向於選擇行業特定的ETF,以便在這些交易中進行進出操作,而機構投資者則是廣泛型指數追蹤產品的主要購買者。今年吸引資金流入量較大的在岸基金包括港股通互聯網ETF(159792)和港股通創新藥ETF(159570)。
華夏基金全球資本投資策略師Ding Wenjie表示,強勁的增長勢頭是由香港市場獨特的行業和主題故事所推動的。ETF發行商迅速推出針對市場細分領域的專業產品,也極大地拓寬了尋求更差異化投資機會的內地散戶投資者的參與渠道。
今年內地已推出17只新的香港股票ETF,另有16份相關申請正在提交給證券監管機構。
內地ETF市場資金流入分析
據彭博分析師Rebecca Sin和Eric Balchunas稱,儘管香港股票型基金在內地ETF市場中的資產佔比僅爲10%,但其在2025年所獲得的總資金流入卻超過了50%。他們在一份報告中寫道:“內地投資者可能會越來越多地將資金投向香港。”該城市的投資回報率較高,頗具吸引力。而且由於通過跨境交易渠道進行投資需要散戶投資者擁有約7萬美元的最低賬戶餘額,因此在岸上市的ETF則是“一種更爲便捷的選擇”。
指數名稱 | 今年漲幅 |
---|---|
恒生指數 | 30% |
滬深300指數 | 恒生指數漲幅的一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