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銀報告:AI推動者正在勝出,全球資金流向分析
美銀最新發布的《The RIC Report: The AI enablers are winning》(RIC報告:AI推動者正在勝出)深入分析了當前宏觀趨勢、AI產業鏈投資機會及風險。報告预测,受8月疲軟非農數據影響,美聯儲今年可能降息2次,2026年再降3次,最終利率將降至3.25%左右。同時,美國家庭持有19萬億美元現金,較疫情前趨勢高出30%,這部分資金亟待尋找更優配置方向。
從經濟數據看,8月“軟數據”(投資者情緒、消費者信心等)略有回暖,而“硬數據”(經濟實際活動指標)則保持穩定,整體呈現“弱復甦但不衰退”的態勢。
AI推動者:跑贏納指的“隱形冠軍”
“AI推動者”(AI enablers)指的是爲AI產業提供基礎支撐的領域,包括髮電商、基礎設施與工業企業、核能公司、管道MLP等“賣水人”板塊。報告數據顯示,过去两年这些板塊全面跑赢以科技股为主的纳指100。
板塊 | 絕對收益 | 風險調整後收益(夏普比率) |
---|---|---|
公用事業 | 高 | 優 |
工業設備 | 高 | 優 |
核能 | 高 | 優 |
管道MLP | 高 | 優 |
但需要警惕的是,這些“AI推動者”與科技股的相關性正創下新高,存在“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風險。
重點板塊拆解:能源、工業、公用事業、核能的投資邏輯
1. 能源:天然氣迎“雙重利好”,LNG出口成新引擎。數據中心對天然氣的需求疊加美國解除液化天然氣(LNG)出口禁令,推動天然氣板塊估值重估。
2. 工業:AI + 迴流雙驅動,訂單增速創紀錄。工業板块已成为市场“超配”最多的領域之一,估值達歷史高位,背後是AI(如數據中心冷卻設備)與“製造業迴流”的雙重驅動。
3. 公用事業:6-8%高增長,堪比“債券型股票”。受监管的公用事業公司增速从2-4%躍升至6-8%,當前市盈率約17倍,股息率3-4%,疊加7%的EPS增長,年化總回報可達10%。
4. 核能:低科技相關性,長期增長確定性強。數據中心需要穩定的清潔能源,核能成爲優選;同時全球碳中和目標下,小型模塊化反應堆(SMR)市場規模預計2050年達1萬億美元。
投資建議:這些ETF值得關注
針對風險偏好不同的投資者,美銀篩選出兩類核心ETF,既覆蓋“AI推動者”機會,又能控制風險:
ETF名稱 | 1年回報率 | 3年回報率 | Sortino比率 | 最大回撤 |
---|---|---|---|---|
AIRR(中小盤工業ETF) | 37.3% | 31.2% | 1.35 | 27.9% |
PAVE(美國基礎設施ETF) | 26.8% | 23.4% | 1.05 | 26.2% |
URA(鈾礦ETF) | 80.6% | 25.3% | 1.48 | 37.8% |
NLR(核能ETF) | 71.5% | 32.3% | 1.58 | N/A |
總結:當前宏觀環境(降息+現金過剩)爲“AI推動者”提供了資金土壤,而能源、工業、公用事業、核能等板塊的供需缺口與政策紅利,使其成爲“比科技股更具確定性”的機會。但投資者需注意:避免過度集中配置高科技相關性資產,優先選擇AIRR、PAVE、URA等ETF分散風險,同時警惕政策與資本開支波動的潛在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