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金融市場微妙轉變:散戶資金流出與機構對沖策略
儘管經濟數據向好、美聯儲降息支持且股市接近高位,美國金融市場正在經歷一場微妙的轉變。彭博彙編的數據顯示,本月,此前深受散戶青睞的美國槓桿ETF遭遇資金流出約70億美元,爲2019年有記錄以來的最高水平。與此同時,隨着槓桿押注的平倉,數字貨幣市場一度蒸發約3000億美元市值。此外,美股主要股指也結束了連續上漲的勢頭。標普500指數和納斯達克100指數均錄得一個月來的首次單週下跌。
散戶先行,鎖定高風險資產收益
值得注意的是,引領此次撤退的正是那些曾被認爲是“後知後覺”的散戶。他們在今年上半年市場反彈中表現出先見之明,其當前的謹慎姿態,可能再次成爲值得市場關注的重要信號。分析指出,此輪大規模的資產回撤併非恐慌信號,而更像是在經歷了數月的市場狂歡後的投資者們選擇鎖定利潤,爲未來潛在的波動做準備。
以三倍做多半導體指數的Direxion Daily Semiconductors Bull 3x Shares(SOXL)爲例,儘管該基金本月上漲了31%,但投資者仍從中撤出了超過23億美元。這清晰地表明,部分交易員選擇在上漲時離場。同樣,旨在放大特斯拉公司股價波動的TSLL基金,也正迎來其有史以來最大的月度資金流出,規模已達約15億美元。
Interactive Brokers的首席策略師Steve Sosnick評論道:“活躍的交易員仍然願意追逐快速變動的股票,但他們逢低買入和追高的興趣確實減弱了。我不會稱之爲‘消化不良’,或許更像是在饕餮盛宴後的一點‘食物昏迷’。”
謹慎情緒蔓延,機構開始對沖
隨着市場情緒的變化,專業的資產管理公司也開始調整策略,採取更爲審慎的立場。摩根士丹利投資管理的投資組合經理Andrew Slimmon指出:“市場已經超買,尤其是在那些超級投機性股票上。這些股票正在接近泡沫區域,這是一個非常危險的信號。”
一些機構已經開始行動。管理着300億美元資產的Lido Advisors正在採取對沖策略,例如賣出備兌看漲期權以產生收入,並買入看跌價差期權以在市場回調時提供保護。其投資組合策略總監Nils Dillon表示:“我們正徘徊在一條微妙的線上——壞數據何時開始對市場變得不利?這正是市場本週面臨的困境。”
Janus Henderson的美國投資組合構建與策略主管Lara Castleton也表示,客戶對固收資產的興趣正在回升。她警告稱:“基於對美聯儲降息和寬鬆週期的樂觀情緒進行購買是危險的。”該公司建議客戶立足於基本面,青睞國債、公司信貸等高質量債券。PGIM固定收益的聯席首席投資官Greg Peters則認爲“市場似乎有點累了”,該司已將約30%的風險配置於短期資產。
“聰明錢”的信號?
這場由散戶主導的撤退,其信號意義不容忽視。在本次市場週期中,通常被視爲“笨錢”的散戶屢次走在機構前面。TCW Group的高級投資組合經理Eli Horton表示:“回顧4月份市場創下新低時,實際上是散戶在抄底。你可以稱之爲一場由‘普通民衆驅動的反彈’,而不是‘華爾街驅動的反彈’。”如今,這批投資者率先從市場最具泡沫的領域撤出,或許再次發出了一個值得市場參與者傾聽的信號。雖然這並不意味着一場大範圍的衰退迫在眉睫,但它表明市場的脆弱性正在增加,一場安靜的重新校準已經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