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政府關門對經濟數據和市場影響分析

美國政府關門導致關鍵經濟數據發佈延遲,增加了市場判斷經濟走向和美聯儲政策路徑的難度。投資者需依賴替代性數據,但需警惕其侷限性和潛在偏差。

政府關門對經濟數據的影響

自10月1日起,美國聯邦政府正式關門,此次關門持續時間可能更長。政府關門導致幾乎所有聯邦經濟數據推遲發佈,包括市場關注的就業報告和消費者價格指數(CPI)。但以下三類數據仍可關注:

數據類型 影響
美聯儲數據 資金不依賴國會撥款,將繼續按時發佈
財政部數據 每日財政報表(Daily Treasury Statement)發佈不受影響
失業金申請數據 官方報告暫停,但各州仍在發佈數據,可通過彙總得到全國數據系列

所有私營機構(如ISM、NFIB、世界大型企業聯合會等)發佈的數據均不受影響。

替代數據觀察

在官方數據缺失的背景下,投資者可以藉助私營部門和部分仍可用的政府數據,繼續追蹤勞動力市場、通脹和整體經濟的脈搏。

勞動力市場:高盛利用仍可用的數據更新了其勞動力市場追蹤模型。結果顯示,其就業增長追蹤指標在經歷了4月和5月接近零增長的低谷後,已在9月份反彈至每月8萬人的水平。但該模型無法有效追蹤政府招聘趨勢。

通脹數據:儘管不存在能夠全面替代官方CPI的高質量數據,但通過高盛的自下而上模型,我們仍能一窺通脹趨勢。該模型利用替代性價格數據對各主要分項進行預測。初步估算顯示,9月份核心CPI月度漲幅可能已放緩至0.26%,低於8月份的0.35%。

替代數據的侷限性

在使用替代數據時,投資者需要注意兩個關鍵問題:

1. 並非所有替代數據都可靠:許多替代數據同樣面臨官方數據存在的問題,如數據錯誤、收集率低、大幅修正等,甚至還存在代表性不足等特有缺陷。

2. “軟數據”可能過度悲觀:在政府關門期間,消費者和企業信心等“軟數據”(即情緒調查)往往會比反映實際經濟活動的“硬數據”表現出更大幅度的放緩。

關門對經濟的實際影響

對GDP的影響:此次關門涉及約62.7萬名聯邦僱員休假。預計每關門一週,將對第四季度實際GDP的季調後年化增長率產生約0.11個百分點的直接拖累。不過,一旦政府在第四季度結束前重開,這部分損失將在明年第一季度以同等規模反彈回來。

對勞動力市場的影響:關門對就業數據的影響可能與直覺相反。在非農就業報告(機構調查)中,由於休假員工依法將在政府重開後獲得補發薪水,他們很可能仍被視作“在職”,因此對就業人數影響甚微。而在失業率(家庭調查)方面,這些員工理論上應被計爲“臨時解僱”,這可能導致失業率上升0.1個百分點。但歷史經驗表明,在2013年和2018-2019年的關門期間,大部分休假員工被錯誤地歸類爲“在職但未上班”,因此實際影響可能更小。

數據質量隱憂

長時間的關門可能會通過兩種方式損害最終發佈的數據質量。首先,數據收集工作本身會受影響。其次,收集流程或參考週期的改變可能引入偏差。因此,對於投資者而言,在政府重開併發布積壓的數據後,如果出現與普遍預期差異巨大的“意外”數據,應當對其持謹慎態度,適當降低其權重,但不應完全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