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國新能源車市場分析:北方增長迅速,區域差異顯著

根據乘聯分會祕書長崔東樹在《2025年8月乘用車區域市場流向分析》中的報告,2025年中國新能源車市場表現強勁,尤其是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傳統燃油車在中西部和北方地區需求依然較大,佔比約60%,而在東部平原地區和南方地區,新能源車佔比已超過50%。8月份,北方地區新能源車增長迅速,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佔比提升明顯,海南和廣西地區的新能源車佔比已達60%,呈現強勁增長態勢。

區域市場特徵與政策影響

報告指出,隨着經濟內需和出口多元化發展,區域車市結構發生變化。2025年全國乘用車市場零售同比增長9%,顯示出國內車市的強勢增長。"北強南弱"的格局持續,北方車市2025年8月較上年同期份額雖下降0.2個百分點,但較2022年增長5.7個百分點。東北地區車市保持6.8%的較高份額水平。

"兩新"政策促進了乘用車內需消費,特別是華北、東北地區的A00級車和大部分地區的A0級電動車呈現較強增長態勢,政策補貼使得經濟型電動車受益最大,體現了政策的公平性。

新能源車市場結構分析

新能源車在北方的普及加速,插混車型在北方省份提升較快,純電動車在南方的接受度提升,推動全國梯度電動化加速。8月份C級車型走勢較強,北京、上海、廣東的大型SUV等表現突出。

中國乘用車消費結構中,SUV車型增長態勢良好,尤其在中西部地區表現較強。國家"兩新"補貼政策中新能源補貼偏高,拉動了轎車市場的回升。東部地區,尤其是山東、河南、河北等平原地區,純電動轎車發展較強,推動了私車普及。

地區 新能源車佔比 燃油車佔比
中西部和北方 約40% 約60%
東部平原地區和南方 超過50% 約50%
海南和廣西 約60% 約40%

國家補貼中低端車型效果最佳,新能源車相對燃油車獲得更高的補貼優勢,消費者的購買熱情得到釋放。上海與北京的豪華車市場佔比高,2025年自主快速發展,豪華車份額下降明顯,合資份額在大城市已小於豪華車份額,體現了自主對合資的替代效果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