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價持續上漲,瑞銀看好中長期前景

銅價自4月初以來持續走高,過去六個月累計上漲逾20%。截至發稿,LME銅期貨報10,727.50美元/噸。瑞銀在其研報中指出,銅的市場前景正越來越多地受到供應端因素推動,預測銅價的上漲潛力正在加快實現。瑞銀將2026年9月的铜价预测上调至每噸11,500美元,此前为每噸11,000美元,並整體提前一個季度對其他時間點的銅價預測。

供應端情況

瑞銀指出,當前存在多起銅供應中斷事件。美國礦業巨頭自由港-莫克莫蘭在印尼Grasberg礦山發生山體滑坡後暫時中止運營,預計產量將受到重大影響並持續至2027年,已將2026年Grasberg礦的產量指引下調35%,意味着約27萬噸的銅供應減少。此外,全球第四大銅礦卡莫阿-卡庫拉銅礦發生礦震事件,產量指引由52萬-58萬吨下修至37萬-42萬吨。智利埃爾特尼恩特礦因地震造成礦井坍塌,產量將縮減30萬吨,較此前預期低約11%。

瑞銀稱,現貨冶煉與精煉費用(TCRC)仍處於歷史低位,市場預期美聯儲即將降息以及美元走弱,共同推動銅價升至每噸10,600美元以上。該行預計,在供應仍緊張、加工費偏低且美國以外庫存下降的背景下,精煉銅產量將保持低位。瑞銀對2025年、2026年的銅供應增長預計分別爲+1.3%、+2.8%。

需求端情況

瑞銀表示,中國仍是全球銅需求增長的核心支撐力量,終端需求主要來自電動汽車、可再生能源及家電行業。今年以來,中國的精煉銅產量與銅精礦進口量均有所增加。同時,來自歐洲和美國的傳統終端行業需求仍然疲弱,但電網建設與新能源需求依然堅挺。

瑞銀維持銅需求預測不變,預計2025年、2026年精煉銅需求將分別增長2.2%、2.9%。因此,2025年、2026年的銅供應缺口將分別達到5.3萬噸、8.7萬噸。

瑞銀此次對銅價預測的調整幅度有限,因爲銅價仍存在雙向風險。短期內,全球經濟增長放緩的影響不容低估。若美國銅進口放緩,可能有助於美國以外的銅庫存重建,从而限制短期內铜价的上涨空间。美元可能再度走弱,將進一步支持銅價前景,但應被視爲次要驅動因素。若美聯儲採取積極措施支持增長,瑞銀將對2026年下半年的銅價前景保持樂觀。

從投資角度出發,瑞銀繼續偏好波動率賣出策略,尤其是賣出銅價下行風險以獲得收益提升。這一策略在短期內提供了有吸引力的風險回報比,特別是在年底前預計將面臨宏觀逆風的情況下。長期來看,瑞銀依然看好銅價,傾向於直接持有多頭頭寸。

年份 銅供應增長預測 銅需求增長預測 銅供應缺口
2025 +1.3% 2.2% 5.3萬噸
2026 +2.8% 2.9% 8.7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