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垃圾債券市場經歷六個月來最大單日跌幅,市場擔憂情緒加劇

今年以來,美國垃圾債券市場經歷了強勁的上漲行情,但這一趨勢在上週五戛然而止,單日錄得六個月來最大跌幅。主要原因是特朗普計劃將中國關稅額外加徵100%,這一消息重創了全球金融市場的風險偏好,導致債券市場風險溢價指標飆升至接近四個月高位的304個基點。美國垃圾債市場的整體收益率升至6.99%,爲兩個月多來最高。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信貸市場還在經歷一系列令人不安的債券閃崩事件,一些謹慎的投資者開始擔憂這是否預示着新一輪次貸危機的前奏。在中國宣佈對稀土及其他關鍵礦物出口載體與相關技術實施更加廣泛新限制,以及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威脅對自中國進口商品徵收鉅額關稅之後,垃圾債跌勢加速,加劇了全球金融市場投資者們對於這兩個全球最大規模經濟體之間政治與貿易關係的擔憂情緒。

上週垃圾債價格整體跌幅達0.73%,同樣爲自四月以來最大。隨着關於中美之間貿易與關稅的擔憂徹底重燃,債券市場的跌勢蔓延至各債券評級層級。垃圾債收益率週五單日上升15個基點、全週上升31個基點,爲六個月來最大規模的單日與單週升幅。

CCC級別垃圾債券表現

“CCC級別”的垃圾債券收益率升破10%,至五週以來的最高位10.14%,利差衡量指標則擴大至六週以來最高位的632個基點。上週五利差大幅攀升32個基點,創下自四月以來單日最大。CCC級垃圾債券整體價格在上週五下跌0.6%,爲六個月來最差單日表現。CCC級垃圾債券價格的整體周度價格則收跌1.05%,同樣創下六個月以來最大規模的周度價格跌幅。

垃圾債券定義與風險

垃圾級別評級的債券(即Junk Bonds),也稱爲高收益率債券,是指那些信用評級遠遠低於“投資級別”的高收益率債券。根據標普和惠譽的評級體系,信用評級低於BBB-的債券被視爲垃圾級別評級債券;根據穆迪的評級體系,低於Baa3的債券則被視爲垃圾債券。這些高收益率債券通常由財務狀況較差的公司或新興類型的尚未盈利企業發行,違約風險較高,因此需要提供更高的債券收益率以吸引投資者,補償投資者們所承擔的額外的較高風險。

衆多負面信號接連閃爍,市場祈禱:千萬不要是“2007年式次貸危機”捲土重來的氣息。除了美國垃圾債券整體價格創六個月來最大跌幅,且利差擴大,美國信貸市場還在經歷一系列令人不安的債券閃崩事件。從奢侈品零售商Saks到天然氣公司New Fortress Energy,再到次貸汽車放貸機構Tricolor Holdings和汽車配件供應商First Brands Group,這些債券在數天或數週內從面值跌至幾美分,跌幅甚至超過80%。

垃圾債不等同於當年的次級貸款,但是兩者均存在較高違約風險。經營不良債務對沖基金Mudrick Capital Management的資深交易員Jason Mudrick表示:“最近的這些債券市場崩盤事件可能是煤礦裏的金絲雀。”

Jason Mudrick認爲,“市場多年來積累的過度行爲源於接近零的基準利率和穩定增長,這刺激了過大規模的企業借貸並鼓勵放貸方激進冒險,我們現在開始看到這在極端情況下的徹底傾覆”。

Satori Insights創始人兼全球市場策略師Matt King表示:“我們可以這樣說,有很多信貸本來應該破產,但由於條款放鬆和充足的持續流動性相結合而得以維持艱難經營。問題只是需要多長時間才能被市場發現。”

還有一些資深市場分析師表示,市場層面仍屬“再定價”,非全面失序——即眼下的美國垃圾債市場暴跌更像是“尾部風險在信用最脆弱處被逐一點名”,而非“系統性次貸危機重演的前夜”。也就是說,在這些資深分析師們看來,高收益債風險溢價近期顯著走闊、收益率上行(如OAS/收益率上衝、CCC再度>10%),但與危機期歷史峯值仍不可同日而語;這更像是“風險偏好急剎車”的一段,而非信用市場的系統性崩塌。

然而,如果關稅升級拖累美國經濟增長、再融資窗口收緊、同時非銀金融出現“贖回—去槓桿”全面負反饋,就可能從“分散爆雷”向“更廣泛信用風暴”演進,需以數據跟蹤爲準持續校準。比如,需要重點關注高收益OAS是否持續突破500–600bp、CCC困境比率、一級市場發行/再融資成功率、HY/貸款違約率軌跡、私募信用基金贖回与“閘門”、銀行對私募信用的授信與回補以及CRE拖欠率。這些指標若齊頭並進惡化,系統性金融風險評估才需要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