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公开批评美联储政策,要求回归法定职责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在《华尔街日报》发表署名文章,严厉批评美联储后金融危机时代的政策,认为其过度使用非常规政策、职能扩张和机构臃肿正在威胁央行的独立性。贝森特强调,QE等非常规政策的使用必须限定在“真正的紧急情况”下,并与联邦政府其他部门协同进行。

贝森特首次将“适度的长期利率”与最大就业、稳定物价并列,作为美联储重建信誉必须关注的三大法定职责。这一表态被市场视为极不寻常的信号,暗示着压低长期融资成本已成为特朗普政府的政策优先任务。

贝森特批评政策失误加剧贫富分化

贝森特尖锐地批评美联储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所采取的一系列超常规货币政策工具,如同一次失控的“功能增益”实验,其后果难以预测,并对美国经济的分配格局产生了严重负面影响。这些政策实质上为资产所有者创造了一个隐性的“兜底”,导致财富向已经拥有资产的人群高度集中。

贝森特引用金融分析师Karen Petrou的观点称,“前所未有的不平等清楚地证明,财富效应对富人来说太有效了,但对其他人来说却是经济困境的加速器。”他认为,美联储未能实现其通胀使命,反而加剧了阶层和代际间的差距,其旨在刺激增长的“财富效应”适得其反。

贝森特抨击越界之举:货币与财政边界模糊,独立性受损

贝森特认为,美联储不断扩张的政策足迹已严重威胁其机构独立性,核心问题在于其职能已“越界”,模糊了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边界。文章指出,美联储通过资产负债表政策直接影响资本流向特定行业,这本应是市场和民选官员的领域。此外,央行的角色与财政部的债务管理纠缠不清,容易造成一种“货币政策正被用来迁就财政需求”的印象。

贝森特提出的核心要求是,美联储需要向美国人民承诺,重拾公众对其的信心。为实现这一目标,央行必须专注于其三大法定任务:最大化就业、稳定物价以及实现“适度的长期利率”。他还呼吁对美联储的货币政策、监管、沟通、人员配置和研究等进行一次诚实的、独立的、无党派的全面审查。

最关键的政策建议是,量化宽松(QE)这类非常规政策,未来只应在“真正的紧急情况”下,并与联邦政府协同使用。这被视为对其过去十年政策路径的直接否定,意在终结央行“唯一在场者”的角色。

市场分析人士正试图解读这背后更深层次的政治意图及其对投资者的直接影响。据中金公司发布的宏观点评,贝森特此次发声,叠加白宫官员进驻美联储成为理事的先例,标志着行政部门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力正在显著增强。其中,“适度的长期利率”这一新提法被认为是解开未来政策走向的关键。它与特朗普政府此前多次提及要降低30年期抵押贷款利率的表态遥相呼应,而后者的走势与十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密切相关。

因此,中金认为,这可能是为新一轮金融抑制政策(如重启QE或实施YCC)打开大门。这类政策旨在人为压低利率,其直接后果将是美元走弱。在此背景下,分析师预计,黄金、白银、铜等资产以及中国A股与港股市场,可能成为潜在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