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公開批評美聯儲政策,要求迴歸法定職責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在《華爾街日報》發表署名文章,嚴厲批評美聯儲後金融危機時代的政策,認爲其過度使用非常規政策、職能擴張和機構臃腫正在威脅央行的獨立性。貝森特強調,QE等非常規政策的使用必須限定在“真正的緊急情況”下,並與聯邦政府其他部門協同進行。

貝森特首次將“適度的長期利率”與最大就業、穩定物價並列,作爲美聯儲重建信譽必須關注的三大法定職責。這一表態被市場視爲極不尋常的信號,暗示着壓低長期融資成本已成爲特朗普政府的政策優先任務。

貝森特批評政策失誤加劇貧富分化

貝森特尖銳地批評美聯儲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所採取的一系列超常規貨幣政策工具,如同一次失控的“功能增益”實驗,其後果難以預測,並對美國經濟的分配格局產生了嚴重負面影響。這些政策實質上爲資產所有者創造了一個隱性的“兜底”,導致財富向已經擁有資產的人羣高度集中。

貝森特引用金融分析師Karen Petrou的觀點稱,“前所未有的不平等清楚地證明,財富效應對富人來說太有效了,但對其他人來說卻是經濟困境的加速器。”他認爲,美聯儲未能實現其通脹使命,反而加劇了階層和代際間的差距,其旨在刺激增長的“財富效應”適得其反。

貝森特抨擊越界之舉:貨幣與財政邊界模糊,獨立性受損

貝森特認爲,美聯儲不斷擴張的政策足跡已嚴重威脅其機構獨立性,核心問題在於其職能已“越界”,模糊了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的邊界。文章指出,美聯儲通過資產負債表政策直接影響資本流向特定行業,這本應是市場和民選官員的領域。此外,央行的角色與財政部的債務管理糾纏不清,容易造成一種“貨幣政策正被用來遷就財政需求”的印象。

貝森特提出的核心要求是,美聯儲需要向美國人民承諾,重拾公衆對其的信心。爲實現這一目標,央行必須專注於其三大法定任務:最大化就業、穩定物價以及實現“適度的長期利率”。他還呼籲對美聯儲的貨幣政策、監管、溝通、人員配置和研究等進行一次誠實的、獨立的、無黨派的全面審查。

最關鍵的政策建議是,量化寬鬆(QE)這類非常規政策,未來只應在“真正的緊急情況”下,並與聯邦政府協同使用。這被視爲對其過去十年政策路徑的直接否定,意在終結央行“唯一在場者”的角色。

市場分析人士正試圖解讀這背後更深層次的政治意圖及其對投資者的直接影響。據中金公司發佈的宏觀點評,貝森特此次發聲,疊加白宮官員進駐美聯儲成爲理事的先例,標誌着行政部門對貨幣政策的影響力正在顯著增強。其中,“適度的長期利率”這一新提法被認爲是解開未來政策走向的關鍵。它與特朗普政府此前多次提及要降低30年期抵押貸款利率的表態遙相呼應,而後者的走勢與十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密切相關。

因此,中金認爲,這可能是爲新一輪金融抑制政策(如重啓QE或實施YCC)打開大門。這類政策旨在人爲壓低利率,其直接後果將是美元走弱。在此背景下,分析師預計,黃金、白銀、銅等資產以及中國A股與港股市場,可能成爲潛在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