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房企融資收縮,三季度償債高峯成關鍵

根據克而瑞地產研究的最新報告,2025年上半年,房地產企業的融資規模繼續呈現收縮態勢。上半年融資總額爲1844億人民幣,同比下降了30%。其中,二季度融資額爲1004億人民幣,環比上升19%,但同比下降25%,顯示出融資規模仍處於歷史低位。儘管2024年以來房企融資支持政策有所改善,且各地推廣融資協調機制“白名單”,但非銀融資規模的下滑趨勢並未得到改變,尤其是民營房企,尤其是出險房企,融資難的問題依然突出。

從融資成本來看,2025年上半年境外債券融資成本爲8.60%。例如,綠城中國在2月發行的3.5億美元優先票據,利息高達8.45%;新城發展在6月發行的3億美元境外債,利率更是高達11.88%。目前,僅有極少數房企在境外發行債券,且發行利率相對較高,主要是爲了借新還舊。

與此同時,境內債券融資成本進一步下降至2.71%,較2024年全年下降了0.2個百分點。這一下降趨勢得益於2024年以來貨幣環境的寬鬆和LPR的持續下調,以及發債主體多爲國企央企及優質民企,这些企业融资优势較为明显。例如,招商蛇口(001979.SZ)、中交地產(000736.SZ)、美的置业等企业发债較多。2025年上半年,整體新增債券類融資成本爲3.28%。

償債高峯與行業風險出清

展望2025年,三季度將成爲償債高峯,風險出清與城市更新成爲破局的關鍵。2024年房企債券到期規模達到4829億人民幣,而發行規模僅有2209億人民幣,房企無法通過借新還舊覆蓋到期債務。2025年房企的債務壓力同樣較大,債務到期規模高達5327億人民幣,其中第三季度是償債高峯,到期規模約1600億人民幣。若銷售市場長期低迷,已經實現債務重組的房企仍將面臨債務再次違約的風險。

要破局當前的行業困局,關鍵在於房企能夠實現債務重組或破產重整,早日恢復正常經營。2025年上半年,已有許多房企債務重組取得重大進展,尤其是協信遠創與金科股份的先後完成司法重整程序,爲全行業風險化解提供了範本,推動整個房地產行業實現風險出清、良性循環。

城市更新與行業新模式

在行業新模式方面,政府多次提出要積極探索房地產發展新模式,建設好房子,提供好服務,其中推動城市更新是重要抓手之一。2025年3月19日,住建部表示要持續推進城市更新,堅決穩住樓市,繼續打好“保交房”攻堅戰,加力實施城中村和危舊房改造、推進收購存量商品房、加快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5月2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發佈《關於持續推進城市更新行動的意見》,將建設“好房子”擴容爲建設“四好”,即“好房子、好小區、好社區、好城區”。6月13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提出要紮實有力推進“好房子”建設,納入城市更新機制加強工作統籌,在規劃、土地、財政、金融等方面予以政策支持。

隨着城市更新在全國範圍內的鋪排,能夠爲房企帶來更多潛在的發展機會。有能力的房企要把握住當前的政策風口,同時更要將建設好房子作爲抓手,進一步推動住房產品品質升級,提升企業競爭力,以獲取更好的市場表現。

2025年上半年融資情況 金額(億人民幣) 同比變化
上半年融資總額 1844 下降30%
二季度融資額 1004 同比下降25%
2025年上半年融資成本 成本(%)
境外債券融資成本 8.60
境內債券融資成本 2.71
整體新增債券類融資成本 3.28
2024年與2025年債務到期情況 到期規模(億人民幣)
2024年債券到期規模 4829
2025年債券到期規模 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