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化硅(SiC)市場現狀與未來破局之道
碳化硅(SiC)市場正經歷着激烈的競爭,全球價值約35億美元的市場吸引了國內外衆多企業參與。汽車相關應用佔據72%的市場份額,而光伏儲能、服務器電源及軌道交通等應用瓜分剩餘的21.5%。預計到2030年,全球市場規模將突破103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高達20%。然而,國內廠商在全球市場的份額雖有亮點,但整體產值與海外相比差距懸殊,國內產值僅約4億美元,而海外爲36億美元。
SiC市場的競爭與挑戰
SiC市場的“熱鬧”背後,隱藏着產能過剩、產業初期的踩踏亂象以及資本逐利的短視等問題。國內廠商多采用重資產模式,試圖以規模彌補質量短板,但產業尚處“青春期”,導致產能過剩引發價格戰。價格戰本質上是一種零和博弈,廠商爲了生存,紛紛祭出“價格屠刀”,試圖通過低價搶佔市場份額,這導致整個行業陷入囚徒困境。
互聯網資本的湧入讓SiC行業一度成爲“風口上的豬”,但資本的急功近利也帶來了副作用,部分企業靠低價傾銷換取市場,優質廠商卻因成本壓力被擠出賽道。沉沒成本如同緊箍咒,逼迫廠商在價格戰中“硬剛到底”。
破局之道:從“內卷”到“外擴”
面對價格戰的泥潭,國內廠商需要跳出“囚徒困境”,從技術、產品、市場、標準和政策五個維度尋找破局之道。包括學習日本企業的成功之道,聚焦細分領域,打造差異化競爭力;丰富產品矩阵,從“賣零件”升級爲“賣系統”;加大研發投入,探索新材料的應用;聯合上下游企業制定SiC器件、模塊及應用的標準,规范市場竞争;政府通過合理約束進出口、控制市場规模、退補或降低補貼、嚴懲傾銷等手段引導行業健康發展。
SiC行業的終局,不是“贏者通喫”,而是“適者生存”。未來,SiC企業需要回歸商業本質,通過技術創新和高效運營實現可持續發展。
SiC市場應用分佈(2025年) | |
---|---|
汽車相關應用:72% | 光伏儲能、服務器電源及軌道交通:21.5% |
全球SiC市場主要玩家(2025年) | ||
---|---|---|
國內材料佔全球三成以上 | 海外產值:36億美元 | 國內產值:約4億美元 |
SiC市場的未來,屬於那些既有技術硬實力,又有運營軟實力的企業。投機者終將被歷史淘汰,而腳踏實地的“長跑者”將在103億美元的賽道上,迎來屬於自己的高光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