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政府擴大鋼鐵和鋁產品關稅範圍,預計對通脹和供應鏈產生深遠影響

特朗普政府已大幅擴展對鋼鐵和鋁產品徵收的50%關稅範圍,新關稅自本週一起正式生效,涵蓋超過400個產品類別,包括消防器材、機械設備、建築材料及含有或由鋼鋁製成的特種化學品等。這一舉措被視爲對美國貿易政策的一次重大調整,預計將對通脹與供應鏈產生深遠影響。

國際貨運代理巨頭Kuehne + Nagel副總裁Brian Baldwin在社交媒體上表示:“汽車零部件、化學品、塑料、傢俱配件,基本上,只要是閃亮的、金屬的,或者與鋼鋁沾邊的,幾乎都被列入清單。”他強調,這不僅是關稅擴展,更是對鋼鋁衍生品監管方式的戰略性轉變。

美國商務部表示,此次措施共涵蓋407類新產品。商務部工業與安全事務副部長Jeffrey Kessler稱:“今天的行動擴大了鋼鐵和鋁關稅的適用範圍,堵住了規避渠道,支持美國鋼鐵和鋁產業的持續復興。”不過,新關稅清單僅以海關編碼界定產品類別,公衆難以直觀瞭解受影響範圍。

專家預計影響將十分廣泛。密歇根州立大學供應鏈管理教授Jason Miller指出,目前鋼鋁關稅已覆蓋至少3200億美元進口商品,這將進一步推升美國國內生產者價格指數(PPI)中的通脹壓力。

評級機構標普全球在週一的評估中表示,預計特朗普政府的廣泛關稅政策所帶來的“可觀”財政收入,將“在很大程度上抵消”近期通过的重大减税与削减支出法案所导致的財政收入减少。標普維持美國長期主權信用評級爲AA+,短期評級爲A-1+。

不過,標普警告稱,若未來兩到三年內美國赤字進一步擴大,而政府未能遏制支出增長或合理應對減稅導致的財政缺口,評級可能下調。標普同時提醒,如果政治因素削弱美國製度韌性、美聯儲獨立性和長期政策有效性,甚至可能動搖美元作爲全球主要儲備貨幣的地位。

特朗普自今年1月重返白宮以來,持續依賴高關稅推動貿易議程。今年7月,其“大而美”法案正式生效,法案削減了部分聯邦支出,同時也大幅減稅。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7月21日預計,該法案將在2025年至2034年間令聯邦赤字淨增加3.4萬億美元,其中收入減少4.5萬億美元,部分被1.1萬億美元的支出削减所抵消。

儘管如此,特朗普政府關稅已顯著增加財政收入。美國財政部數據顯示,7月份海關關稅收入較上年同期增長近210億美元,但同期聯邦預算赤字仍擴大約20%。

標普在報告中稱,其“展望保持穩定”,原因在於其預期美國經濟將繼續展現韌性,美聯儲政策執行依然有效,儘管財政赤字水平較高,但不會持續惡化。標普指出,未來關稅收入的強勁增長,將在很大程度上抵消減稅和新增開支帶來的財政壓力。

時間 關稅收入變化 聯邦預算赤字變化
7月份 增長近210億美元 擴大約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