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銀研報:美國關稅率上升及美元貶值對通脹的影響

瑞銀在其最新研報中探討了美國關稅率上升和美元貶值對通脹的影響。報告指出,美國有效關稅率已超過18%,並預計到2026年中將穩定在15%左右。儘管關稅的飆升和美元貶值尚未在官方通脹數據中產生顯著影響,但企業已開始將關稅成本轉嫁給消費者,預計這將使美國GDP增速下降約1個百分點,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將比無關稅情景下高出約1個百分點。

瑞銀美洲固定收益主管庫爾特·賴曼注意到,進口商品價格開始上漲,特別是電動工具。例如,費斯托工具公司宣佈從8月1日起徵收“進口費”,其官網上的一款軌道砂光機價格在8月初上漲了6%。這可能是因爲歐洲製造的產品面臨15%的關稅,費斯托需要通過向客戶加價來維持利潤。

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的數據顯示,自今年年初以來,隨着越來越多的進口商品被徵收關稅,邊境徵收的關稅一直在穩步上升。更高關稅率也推高了實際徵收的關稅稅率。

此外,自今年年初以來,向美國出口的商家還面臨美元大幅貶值的壓力。美元對歐元貶值了11%,對日元貶值了6%,對英鎊貶值了7%。一些出口商通常會對沖其美元敞口,以緩衝美元貶值的影響,但此類對沖通常最多維持一年,因此除非他們提高向進口商收取的美元報價,否則最終利潤率將受到衝擊。

瑞銀預計,美國有效關稅率將在2026年中穩定在15%左右,這對應着對中國商品30%-40%、對其他國家商品10%-15%的關稅範圍。儘管這些關稅的影響顯現緩慢,但該行估計,關稅最終將使GDP增長下降約1個百分點。同樣,該行預計消費者價格指數(CPI)最終將比無關稅情景下高出約1個百分點。

貨幣 貶值百分比
歐元 11%
日元 6%
英鎊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