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將ChatGPT轉變爲開放平臺,重塑互聯網商業格局

OpenAI正在將其廣受歡迎的聊天機器人ChatGPT轉變爲一個開放平臺,允許第三方開發者將他們的應用和服務直接整合其中。在舊金山舉行的首屆開發者日上,OpenAI首席執行官Sam Altman宣佈推出“ChatGPT內應用”功能,用戶將能在一個對話界面內,直接調用從旅遊預訂、在線教育到設計創作等多種第三方服務,將ChatGPT從一個信息問答工具,升級爲一個能夠完成複雜任務的綜合性平臺。

通過向外部開發者開放其超過8億的周活躍用戶,OpenAI不僅爲自身開闢了巨大的潛在收入來源,也可能重塑互聯網的商業格局。這一轉向,與2007年Facebook推出“社交圖譜”時的平臺化雄心驚人地相似,也預示着OpenAI正意圖將ChatGPT打造爲下一代互聯網的核心入口。

邁向“操作系統”的第一步

在週一的開發者日上,OpenAI軟件工程師Alexi Christakis在一系列演示中,通過在對話中“標記”Canva,直接在ChatGPT界面內生成了一系列海報設計選項,並隨即將海報轉化爲演示文稿。同樣,他也能無縫調用Zillow搜索房產,或通過Coursera輔助學習。從即日起,開發者可使用OpenAI提供的軟件開發工具包(SDK)來構建此類集成應用。首批上線的合作伙伴包括Expedia、Figma和Spotify,而在未來幾周內,Uber、DoorDash、OpenTable和Target等知名企業也將陸續加入。

OpenAI計劃最終建立一個應用目錄,方便用戶瀏覽和發現爲ChatGPT優化的應用程序。“在接下來的六個月裏,你將看到ChatGPT從一個非常有用的應用,演變成一個更像操作系統的東西”,ChatGPT負責人Nick Turley在週一的問答環節中對記者表示:“在這裏,你可以接入不同的服務和軟件,包括你已習慣使用的,以及——最令我興奮的——那些在ChatGPT之上原生構建的新軟件。”

從社交圖譜到AI圖譜,歷史正在重演

OpenAI當前的戰略,與近二十年前的Facebook如出一轍。2007年,Facebook在其F8開發者大會上提出“社交圖譜”概念,首次允許第三方開發者基於用戶的興趣、偏好和好友關係構建應用,從而將一個封閉的社交網絡轉變爲一個驅動整個互聯網生態的平臺。如今,擁有龐大用戶基數和極高用戶粘性的ChatGPT,也讓OpenAI的高管們開始思考同樣的問題:這個服務能否變得如此重要,以至於成爲通往互聯網其餘部分的“大門”?這一轉型不僅能爲用戶提供更個性化、更實用的體驗,也將爲公司創造鉅額收入。值得注意的是,OpenAI的員工中,有數百人曾是Meta(前Facebook)的僱員。

未定的商業模式:尋找下一個“FarmVille”

與當年Facebook推出平臺時一樣,OpenAI尚未確定其平臺的商業化策略。回顧歷史,Facebook最終推出了自有虛擬貨幣Facebook Credits,並要求Zynga的熱門遊戲《FarmVille》等應用通過其進行交易,從中抽取30%的分成。僅Zynga一家公司,一度就貢獻了Facebook總收入的12%。對於OpenAI而言,其變現路徑可能更加多樣。業界猜測,可能的模式包括與第三方應用進行收入分成,或者向成爲付費用戶的用戶收取“介紹費”。例如,當ChatGPT爲用戶推薦了Coursera的代數課程並促成用戶付費後,OpenAI可從中分一杯羹。另一種可能是通過競價排名來推廣特定的集成應用。

用戶隱私保護成一大考驗

然而,Facebook的平臺化之路並非一帆風順。由於對開發者API的權限管理鬆懈,最終導致了“劍橋分析”數據醜聞的爆發——一個問答應用違規分享了8700萬用戶的數據,這些數據後被用於2016年特朗普的競選活動。這場信任危機,最終迫使Facebook在2015年收緊API權限,其最初的平臺雄心也隨之終結。OpenAI高管承諾,在數據隱私方面將採取“更嚴格”的方法,只與開發者分享必要信息,但並未提供具體細節。與Facebook的“社交圖譜”不同,OpenAI沒有好友關係鏈需要擔憂。但“AI圖譜”可能面臨更大風險,因爲ChatGPT存儲着大量用戶的私密對話。任何有意或無意的數據泄露,都可能給用戶和公司帶來災難性後果。一場真正的隱私災難,就足以終結Facebook的平臺夢想,OpenAI恐怕也無法承受更多。

商業化與用戶體驗的平衡是另一大考驗

另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是,新的商業激勵是否會侵蝕ChatGPT賴以成功的用戶體驗。正如搜索引擎優化在某種程度上讓谷歌的搜索結果質量下降,外界擔憂OpenAI可能會爲了商業利益,將應用的推廣位置拍賣給最高出價者,從而犧牲ChatGPT的實用性。“這正是我們此刻試圖保持開放心態的原因,因爲要預見這些決策對用戶互動產生的全部影響是不可能的”,當被問及此問題時,Nick Turley坦言。Sam Altman則強調,公司有動力去維護用戶的信任。他表示:“我認爲這種信任的一部分在於,即使用戶覺得ChatGPT搞砸了,他們也感到它在努力幫助你”,他說,“如果我們爲了不該收的錢而破壞了這種信任,這種關係會很快被摧毀。”OpenAI總裁Greg Brockman補充道:“在這個領域存在很多細微差別……我們的原則是真正爲用戶服務,然後思考這在所有具體情境下意味着什麼。”這些討論,讓人聯想到早期谷歌曾信奉的、後來卻飽受困擾的座右銘——“不作惡”(Don't be evil)。在收入壓力到來之前,將用戶放在首位相對容易;而一旦成爲一個真正的平臺,商業激勵可能會讓一切看起來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