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相对美股表现强劲,未来行情持续性分析
近期,A股市场表现引人注目,不仅跑赢了GDP,而且在下半年以来的累计收益上也超越了美股(标普500)。根据滚动12个月累计收益的标准,A股相对美股的超额收益已超过15%,创下2015年以来的新高。在当前宏观背景下,A股与美股的对比成为中美经济“攻守之势异也”的直接体现。本文将探讨A股跑赢美股的持续性及其背后的因素。
A股跑赢美股的历史表现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A股(上证指数)跑赢美股(标普500)的月份占比约为41%,其中A股单方面上涨的场景占比约为18.5%。在A股和美股共赢的条件下,A股跑赢的概率更大,同涨情况下A股跑赢概率约为54%,同跌情况下这一概率则只有约28%。
使用过去12个月上证综指相对标普500指数的累计“超额”收益率和扩散指数来衡量A股相对美股的历史表现,定义超额收益率大于0且在上涨,扩散指数处于上升状态的阶段为A股“跑赢”美股的阶段。从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典型的A股跑赢美股的阶段主要有10段,平均持续时间为10个月左右,上证指数相对标普500的滚动12月累计“超额”收益率最高达到58%左右。
A股跑赢美股的主要因素
在估值盈利贡献上,A股收益率拆分为PE和EPS,估值变动在A股涨跌中的贡献相对更大,起到主导作用。这与A股在跑赢GDP过程中,估值发挥更重要的作用相一致。
行业方面,主动跑赢行情中,整体普涨是大概率事件。2000年以来A股各个跑赢区间内行业涨幅排序显示,机械、金融、军工、计算机等行业更容易跑出较好表现。但具体到各个阶段有所差异,周期性行业在经济改善时期表现更为出色,而流动性推动时期科技行业及小盘股涨幅更加显著。
A股跑赢美股的开始与结束
每一轮A股跑赢的经验都有所不同,都有不同的背景和触发事件。从经济周期来看,A股跑赢主要还是发生在中国经济周期性向上的阶段。政策角度,广义的宽松可能更重要,包括货币政策本身的宽松以及美元的强弱。
被动跑赢的例外往往源于美国自身的“麻烦”,如2022年、2002年美股的剧烈回调。跑赢行情结束可能来自于A股涨幅的走弱或风险偏好修复下美股的反弹。
未来行情持续性分析
本轮A股跑赢美国起始于2025年6月,中美元首通话使得中美关系上升到新的阶段。如果A股能维持相对收益,根据历史规律,本轮跑赢行情可能至少能持续至明年两会前后。我们倾向于认为本轮A股的上涨以及“跑赢”行情并没有结束,政治局会议明确表示要“增强国内资本市场的吸引力和包容性”,国内政策仍有空间。
接下来跑赢的持续主要有两种情形:一是共同进入降温或调整,但美股调整的幅度更大;二是继续高歌猛进。目前看前一种情形概率更大。9月国内阅兵、美联储降息落定后,“慢牛”诉求下行情很可能进入盘整阶段。
风险提示:国内经济增长和政策推进不及预期;关税扩散超预期,导致全球经济超预期放缓;地缘政治风险升温导致资产价格波动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