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央視新聞報道,特朗普在週二宣佈,正在考慮對銅的進口徵收高達50%的關稅。這一比例遠高於市場之前普遍預期的25%,導致全球銅市場在幾小時內出現了劇烈波動:紐約COMEX銅價一度飆升17%,創下歷史新高;而倫敦LME銅價卻略有下降,套利價差激增至近3000美元/噸。

這場“定價裂谷”正在迅速打破銅市場原有的全球平衡。

追風交易臺報道,高盛和摩根大通的最新研究報告認爲,短期套利窗口將繼續擴大。摩根大通預計,目前的套利價差將從25%進一步擴大至50%,甚至可能出現短期“超調”。

高盛認爲,市場對12月合約套利價差的隱含關稅定價約爲30%,這反映出市場正在以大約60%的概率計入“50%關稅將全面實施”的情況。

摩根士丹利指出,由於COMEX銅價反映的是“完稅後”的內銷價格,而美國是全球最大的銅淨進口國,關稅的實施將直接推高本土銅價。儘管短期內大量“搶跑進口”的庫存將起到緩衝作用,但從中期來看,美國將經歷4-5個月的“去庫存週期”,銅進口將降至最低點。

滙豐認爲,隨着美國在未來幾個月進入“去庫存週期”,銅進口將急劇減少,海外多餘的銅料將回流全球市場,尤其是亞洲市場。這一變化將緩解之前因美國搶購導致的全球銅緊張,LME庫存將逐步回升,價格重心下移。

滙豐、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三家機構均預測,LME銅價將在2025年下半年下探至9000美元/噸左右。滙豐预计下半年平均价将低于9000美元,摩根大通預測三季度銅價爲9100美元,四季度小幅回升至9350美元。高盛則維持之前的預測,即年底前LME銅價保持在9700美元/噸的水平,並認爲由於市場仍緊張,價格上方空間受限,但下行空間也有限。

儘管特朗普的言論看似即興,高盛認爲其短期執行概率急劇增加,已將基線預測調整爲“將執行50%關稅”,並指出市場已對2025年12月合約隱含定價約30%關稅水平。同時,套利交易迅速升溫,高盛重申,預測未來12個月COMEX-LME價差將進一步擴大。

摩根大通指出,套利差價的放大源於美國進口商爲規避關稅大量前置採購。數據顯示,美國2025年上半年銅進口量已接近去年全年水平,約850千噸,佔全球需求的1.5%。該行預計,美國将在未来4-5個月進入“去庫存週期”,銅進口急劇減少,海外市場將迎來供應迴流。

目前COMEX與LME之間的價差已擴大至2400美元/噸,相當於LME銅價的25%溢價。摩根大通預計,隨着政策的實施,該套利價差可能迅速擴大至50%甚至更高。而這種極端價差的形成,是美國銅用戶搶在關稅實施前集中進口導致的直接後果。

特朗普威脅50%銅關稅,套利窗口急劇擴張,下半年銅價如何演繹? - 圖片1

[P]隨着美國需求的短期退出,海外市場供需關係將逆轉,LME銅價面臨下行壓力。

滙豐認爲,隨着美國在未來幾個月進入“去庫存週期”,銅進口將急劇減少,海外多餘的銅料將回流全球市場,尤其是亞洲市場。這一變化將緩解之前因美國搶購導致的全球銅緊張,LME庫存將逐步回升,價格重心下移。

特朗普威脅50%銅關稅,套利窗口急劇擴張,下半年銅價如何演繹? - 圖片2

[P]摩根大通進一步指出,美國主要銅供應國(如智利)將被迫將出口轉向亞洲,而這正趕上中國下半年銅需求放緩的階段,可能出現“供應增+需求降”的雙重壓力,構成對LME銅價的系統性利空。

滙豐、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三家機構均預測,LME銅價將在2025年下半年下探至9000美元/噸左右。滙豐预计下半年平均价将低于9000美元,摩根大通預測三季度銅價爲9100美元,四季度小幅回升至9350美元。

但摩根士丹利提醒,儘管短期價格承壓,但中長期銅價仍將維持在高位,因全球供給仍偏緊。特別是在“額外銅資源”被鎖入美國庫存後,海外市場的緊張狀態或將延續。

高盛則維持之前的預測,即年底前LME銅價保持在9700美元/噸的水平,並認爲由於市場仍緊張,價格上方空間受限,但下行空間也有限。

儘管市場正在“按50%關稅”定價,但高盛提醒,不排除這一稅率只是特朗普用於談判的“錨點”,後續存在下調或豁免的可能。此前钢铁和铝關稅即由25%上調至50%,目前市场对其定價为80%概率,銅價也可能循此路徑,形成“預期高、落地低”的交易博弈。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本土銅價在加徵關稅後的急劇上行也將帶來額外問題。

摩根大通指出,銅價上行可能刺激企業加快向鋁或其他替代金屬的轉型,這對美國中長期銅消費構成威脅。當前,美國銅消費主要集中在建築(30%)、交通和機械設備(各約14%),這些行業對材料成本變化高度敏感。

此外,如果美國出臺銅廢料出口限制等額外保護措施,可能進一步擾亂全球精煉銅的供需結構,爲價格走勢帶來更多不確定性。

在行業配置方面,滙豐、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對銅礦企業均維持樂觀長期預期。

儘管短期價格壓力將影響盈利,但他們認爲當前回調爲長期投資者提供入場良機。

摩根士丹利將此次關稅視爲“一次性、短週期”衝擊,隨着美方囤積導致的全球庫存緊張仍未根本緩解,長期銅價仍具韌性,該行建議逢低買入中資銅礦龍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