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期貨市場迎來劇烈反轉,此前連續漲停的焦煤期貨本週一日間和夜盤均暴跌超10%,日間還有焦炭、玻璃、純鹼等多個品種收盤跌停。這場由"反內卷"政策預期點燃的大宗商品狂歡在交易所風控措施出臺後急速降溫,市場情緒從亢奮轉向謹慎。
7月28日週一,焦煤主力合約28日夜盤收跌10.25%,繼上週五之後夜盤再度大跌。焦煤期貨週一日間已觸及跌停、報1100.5元/噸,徹底逆轉了此前連續五個交易日日間漲停的瘋狂勢頭。
週一夜盤,其他商品延續日間跌勢。到收盤,玻璃跌7.58%,純鹼跌4.46%,焦炭跌3.79%,20號膠、合成橡膠、PVC、甲醇、橡膠、菜粕、苯乙烯、豆一至多跌1.62%,螺紋鋼和熱卷至多跌0.58%,鐵礦石跌0.25%。
分析師認爲,前期基於煤炭限產預期的交易透支了焦煤價格上漲空間。在上週五大商所出臺限倉措施後,資金大幅撤離,市場交易氛圍明顯降溫。焦煤交易邏輯正從情緒驅動轉向供需基本面。
業內人士預計,階段性供不應求局面短期將有所緩解,焦煤價格後市仍有下跌可能。全年供應偏寬鬆格局下,此輪上漲更多體現爲階段性反彈,價格最終將回歸基本面。
多品種跌停 市場情緒急轉7月28日成爲國內期貨市場的"黑色星期一",與上週漲停潮形成鮮明對比。截至下午收盤,焦煤、玻璃、純鹼、工業硅、焦炭、碳酸鋰期貨主力合約均收於跌停板,其中焦煤期貨主力合約跌幅爲11%,領跌國內期市。
廣發期貨黑色首席分析師周敏波表示:"前期基於煤炭限產預期的交易透支了焦煤價格的上漲空間,盤面價格因此大幅下跌。"
銀河期貨研究所黑色板塊負責人周濤指出,此前在"反內卷"大背景下,煤炭查超產對市場情緒的影響持續發酵,市場情緒亢奮,盤面大幅上漲,也帶動了現貨市場情緒。期現商持續進場拿貨,鎖住了部分現貨庫存,加之下游補庫,多方需求疊加,焦煤呈現階段性供不應求的局面。
夜盤延續跌勢,焦煤連續第二個交易日大跌收官。除焦煤外,20號膠、合成橡膠、PVC、甲醇、橡膠、菜粕、苯乙烯、豆一等品種也出現不同程度下跌。
風控措施發揮作用 資金大幅撤離交易所風控措施的出臺成爲市場情緒轉折的關鍵節點。7月25日上週五,大商所發佈通知,自7月29日起,非期貨公司會員或客戶在焦煤期貨JM2509合約上單日開倉量不得超過500手,在焦煤期货其他合約上單日開倉量不得超過2000手。
廣期所也出臺新規,非期貨公司會員或客戶在碳酸鋰期貨LC2509合約上單日開倉量不得超過3000手。限倉措施出臺後,焦煤和碳酸鋰期貨的成交量均兩位數下滑。
弘業期貨認爲,期貨盤面連續拉漲後已顯現階段性過熱跡象,政策與消息面驅動的情緒性特徵明顯。一旦後續政策兌現節奏不及預期,或復產進度加快,都可能觸發階段性回調。
光大期貨分析,隨着交易所新一輪交易限額出臺,市場交易氛圍有所降溫,況且焦煤本輪漲幅近50%,多頭在情緒退潮的情況下大幅撤離,也在一定程度上緩解高位風險。
現貨市場情緒分化 價格面臨調整壓力現貨市場情緒已出現明顯分化。據期貨日報報道,山西一家煤焦企業人士表示,上週現貨市場整體情緒有所好轉,在上週五夜盤大跌的情況下,現貨市場情緒有所降溫,市場交投也趨於謹慎。不過現貨價格具有滯後性,本週一焦煤競拍價格仍以上漲爲主。
報道提到,近期有部分焦煤貿易商有出貨的想法。在焦煤價格上漲過程中,焦煤新增需求主要來自下游階段性補庫、期現鎖貨等,可持續性有待觀察。
周濤表示,查超產暫未對煤礦生產造成影響,但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煤礦復產進度。蒙煤通關車次已回升至中高位水平,口岸庫存也有止跌回穩的跡象。預計焦煤階段性供不應求的局面短期會有所緩解。
海通期貨黑色研究員魏亞如認爲,當前焦煤市場的核心矛盾仍在於供求的邊際變化。隨着市場情緒的降溫,價格最終將回歸基本面。目前蒙5#價格在1050元/噸一線,若後期需求平穩,在進口煤與國內煤同增的預期下,盤面有可能調整至1000元/噸附近。
交易邏輯轉向基本面 後市仍存下行壓力分析師認爲,焦煤交易邏輯正從情緒驅動轉向供需基本面。周濤表示:"焦煤和焦炭當前的交易邏輯可能會從之前的以情緒、預期交易爲主,逐步轉向供需基本面。前期尤其是上週焦煤價格上漲過快,短期焦煤價格向下調整還有一定的空間。"
周敏波認爲,此輪上漲行情的頂部可能已經出現,考慮到焦煤全年供應偏寬鬆的格局仍在,前期的上漲僅是階段性反彈。國內焦煤價格上漲後面臨大量進口煤尤其是低價蒙煤的衝擊,下游焦化廠和鋼廠主動補庫結束後,採購需求將有所回落,焦煤價格後市仍有下跌的可能。
證券時報週一提到,7月22日國家能源局綜合司發佈的促進煤炭供應平穩有序的通知在網上流傳,引發市場關注。而據上海鋼聯調研結果,上週山西多數煤礦並沒有收到相關部門對於覈查超產正式文件通知。已收到文件的煤礦已開始按要求填報數據,但煤礦生產暫時未受到影響,後續是否減產計劃暫不明確。
中輝期貨認爲,短期資金面過於密集,焦煤波動率加劇。月底國內重要會議臨近,如果政策出臺超預期,焦煤有望開啓二次主升行情;反之,大概率迴歸產業邏輯。市場將重新審視"反內卷"政策的實際影響和可持續性。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