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美元化趋势加速,人民币结算量飙升
银行和经纪商发现,对绕过美元的外汇衍生品的需求正在上升,这主要是由于贸易紧张局势为去美元化趋势增添了紧迫感。金融机构收到的相关交易请求越来越多,其中包括避开美元、涉及人民币、港元、阿联酋迪拉姆和欧元等货币的对冲交易。此外,还有以人民币计价的贷款需求,例如印尼一家银行正在设立人民币柜台。
目前,绝大多数外汇交易使用美元,即使是在两种本币之间转账。但企业正越来越多地考虑跳过美元作为中间人角色的策略。
知名策略师Stephen Jen警告称,可能出现2.5万亿美元的“雪崩”美元抛售,这可能破坏美元的长期吸引力。本周美元的暴跌反映了对贸易紧张局势的短期担忧,但美元使用方式和使用对象的结构性变化表明,去美元化将是一个长期趋势。
技术发展和流动性增加
国际金融研究所中国研究主管Gene Ma表示:“非美元货币之间交易的增加,主要是由于技术发展和流动性增加。交易各方觉得,交易价格可能不会比使用美元更低,因此交易自然会增加。”
根据与亚洲各地企业和金融机构员工的谈话,绕过美元的尝试正在加速。新加坡一家大宗商品交易公司的一位人士说,欧洲和其他地区的金融机构越来越多地推出剔除美元的人民币衍生品。
新加坡一家金融机构的交易员表示,欧洲汽车制造商正在推高对欧元/人民币对冲的需求。在印尼,一家外资银行今年将在雅加达成立一个专门团队,以满足当地客户在促进印尼盾兑人民币交易方面日益增长的需求。
人民币吸引力上升
全球支付公司Swift的数据显示,3月份人民币在全球支付中所占比例约为4.1%,远低于美元在全球49%的使用比例。但中国的一些支付是通过自己的系统完成的,该系统正在迅速增长。根据数据,跨境银行间支付系统的年交易量在2024年达到约175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超过40%。
今年3月,中国投资者和贸易公司使用人民币进行跨境交易的比例达到创纪录水平。中国的出口商也在加快将美元兑换成人民币,扭转了此前出口商因担心人民币走弱而坐拥美元收入的趋势。
地区 | 出口增长 |
---|---|
东南亚 | 五年内增长超过80% |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和沙特阿拉伯 | 五年内增长超过一倍 |
美国和欧盟 | 增速低于上述地区 |
虽然以人民币为基础的对冲往往比以美元为基础的对冲更昂贵,但基础人民币贷款的低利率可能意味着,对借款人来说,总成本仍具有吸引力。法国外贸银行首席亚太经济学家Alicia Garcia Herrero表示:“你可以以美元融资成本的三分之一为自己融资。不过,人民币也有局限性,因为离岸流动性并不多。”
过去一年,美元兑主要货币的对冲成本有所上升,在去年11月美国总统大选前夕和今年4月分别出现飙升。期权交易商对对冲美元下跌的需求激增。
特朗普的贸易方式、他明显愿意放弃长期以来的做法,以及他对美联储的一再批评,都加剧了一种感觉,即美元在全球经济中的主导地位正面临几十年来最大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