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主权财富基金第二季度业绩亮眼,股票投资为主要驱动力

挪威主权财富基金在第二季度实现了6.4%的回报率,这是自2023年底以来的最佳季度表现。该基金规模达到1.9万亿美元,其业绩主要由股票投资驱动,其中股权类资产回报率达到8.45%。

作为全球持有上市股票比例最高的主权基金,该机构约三分之二的资产配置于股票市场,且全部投资于挪威境外。其持股版图覆盖44个国家的约8700家上市公司,重仓领域集中在美国科技巨头,包括苹果、微软、英伟达、谷歌、亚马逊及Meta等企业。

该基金削减了对埃克森美孚公司和雪佛龙公司等石油和天然气巨头的持股,其中埃克森美孚的持仓比例从2024年底的1.46%削减至1.32%,壳牌的持仓比例从2.78%降至2.55%,雪佛龙、英国石油和道达尔能源的持仓均有所削减。能源类股票持仓在2025年上半年的整体回报率为6.3%,占其股票投资组合的2.9%。

尽管6月份受以色列和伊朗冲突影响,油价一度飙升,但上半年有所回落。美国总统特朗普的贸易政策以及欧佩克+成员国继续增加产量配额的举措,对能源需求前景构成压力,并引发了对供应过剩的担忧。

区域表现与货币因素

从区域表现看,欧洲股市成为上半年最大亮点,以17.8%的涨幅领跑全球,而北美股市同期仅上涨1.4%。金融板块的强劲表现是推动收益的核心动力,该领域上半年回报率达16.5%,占股票投资的17%。欧洲银行股受益于公共支出增长预期及盈利能力改善,与电信、公用事业板块共同构成主要收益来源,医疗保健行业则表现相对疲软。

值得注意的是,货币因素对基金价值产生压力。尽管投资收益可观,但挪威克朗走强导致基金总价值较季度初下降0.8%,最终定格在19.6万亿挪威克朗(约合1.9万亿美元)。这一结果与基金上半年5.7%的整体回报率形成对比,该数据较基准指数低5个基点。

投资策略与争议

作为挪威政府于上世纪90年代初设立的"石油基金",NBIM始终遵循财政部设定的基准指数进行被动投资,主动操作空间有限。其股票投资追踪富时全球全股指数,固定收益部分则参照彭博巴克莱指数,配置70%政府债券与30%公司债券。

近期该基金因投资涉及以色列加沙战争的企业引发争议。在公众压力下,基金已终止与以色列所有外部管理机构的合作,并自冲突爆发以来累计撤出21家以色列公司的投资。

这份季度报告既展现了全球股市波动中的结构性机会,也折射出主权财富基金在地缘政治与道德投资间的平衡挑战。从石油财富到全球资本的转化路径,挪威模式仍在持续进化。

区域 上半年涨幅
欧洲股市 17.8%
北美股市 1.4%
能源类股票持仓 回报率 占股票投资组合比例
能源类股票 6.3% 2.9%
基金总价值变化 季度初 季度末
挪威克朗走强影响 -0.8% 19.6万亿挪威克朗(约合1.9万亿美元)